马蜂窝涉嫌造假抄袭? 区块链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马蜂窝APP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旅游攻略的首选,它不仅有潮流的界面,也有网红打卡地的推荐,还有许许多多详细的的游记、攻略介绍。在世界杯期间,马蜂窝也是掀起了一波热潮,洗脑式的广告词让人们对这个APP更是深有认知,但是近日,曾经火爆一时的马蜂窝APP却摊上了大事儿,百度搜索“马蜂窝”,铺天盖地的都是马蜂窝涉嫌抄袭的资讯,不少网友表示,“现在的旅游APP,没有可信的了吗?”
事发是由某公众号发布了来自深圳乎睿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称旅游攻略网站马蜂窝所宣称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里有1800万条数据是通过软件从点评和携程等竞品网站上抄袭而来,并贴出大量截图作为证据。马蜂窝真的涉及到造假吗?有某网站的记者打算亲自探探马蜂窝的底细。
记者在淘宝上输入了“点评”“推广”“马蜂窝”等关键词,就会跳出几十家刷点评的店铺。随意点开一家,对方自称可以做马蜂窝外,携程、去哪儿、驴妈妈等品牌也有相应的推广服务。并且明码标价,一条点评20元,“保证50字以上,6级账号发布,很划算。”随后他向记者发来一份范例,如果不经提醒,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份虚假的“营销”点评,店主还说道,“游记一篇500元,阅读量保1万以上,点评20元,攻略点赞一次0.2元,分享一次0.25元。”
由此可见,马蜂窝造假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也有网友说了,“最早是抄孤独星球,一些原创的攻略,后来慢慢扩散到点评抄袭,但是现在没有哪家网站不涉及抄袭、造假的,去哪儿网,携程都一样。”不难想象,现在的淘宝、京东的各大运营商也都存在着“刷单”的 现象,每单3-5元不等。所以,并不是马蜂窝捅了“马蜂窝”,而是“马蜂窝事件”再一次捅破了网络运营商的乱象。
网络乱象一直处于没有相关人士清理的情况,或许,有了区块链,会不会不一样呢?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更有效的内容分发生态提供基础设施,同时也可以去除很多中介,最终成为内容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直接的通道。很多人仍然认为在去中心化平台上嵌入内容是不能实现的。但现在已有区块链平台正在进行内容分发的相关工作了。
比如,2016年创建的Decent项目,在2017年中旬开发了DCore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搭建去中心化应用,无需第三方介入就可以进行数字媒体内容分享。另一个案例是Steemit,目前也有很多用户在使用Steemit进行内容分享,我们不必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的出版商。
以去中心化技术为主,区块链共识思维为铺,真正让c端用户参与进来,搭建旅游社区平台,增强c端用户粘性,保证线上数据公平公正公开,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目前,携程、美团或多或少都还停留在中心化思想上,仍未使用区块链token机制,僵尸水军层出不穷,甚至让刷单成为一种产业。但是,如果这些平台一开始就用社区去中心化自治的思想,或许网络环境会更好,用户购物、浏览攻略会更加安心,不会再担心是否造假的问题。
因为有了区块链积分,只要用户发表评论,便可获得平台发放的积分;如果评论产生分享,个人可再次获得相应积分;可是一旦发现此评论造假,便会加倍扣除积分。
只是,这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改变,去试验、应用,我们需要信息、流量数据直接上链,就得需要一个大型的、稳定的、高效率的全球分布式系统,但是这类系统我们的技术还没能跟得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不如先脚踏实地,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再去上升新的台阶。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