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链号 > 赋能金融如何产生、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3点钟资讯  

赋能金融如何产生、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摘要: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业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前言: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 (FinTech) 发展规划 (2019-2021 年)》中强调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业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赋能金融如何产生、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赋能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管理学领域的授能赋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研究在公司治理中的赋能授权行为对员工的影响,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最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 , 现代管理学理论预言家玛丽•帕克•弗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赋能的概念开始跳出管理学的范畴,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曾鸣在《重新定义公司》一书的序中写到:“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作为标志性的事件,赋能的概念开始与不同行业的企业结合,并逐渐开始与金融的结合。

封闭式开放式技术赋能

孔海东,张培、刘兵在其《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构建 》一文中基于边界的角度将技术赋能分为封闭式技术赋能和开放式技术赋能两类。

第一类是封闭式技术赋能。封闭式技术赋能以组织、供应链和组织联盟等内部的服务、产品和业务数字信息化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组织、供应链或联盟内部管理和协同效率的提升,以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知识共享、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 。例如,众多企业通过企业资源计划( ERP)系统建设,实现组织或多主体内部知识的体系化、流程化、软件化、自动化以及局部自组织协同,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企业绩效。

第二类是开放式技术赋能。开放式技术赋能结合了当前互联网技术带来全新变革的跨行业、跨边界的竞争合作环境,以数字信息技术支撑价值网络中的主体开展自组织协同,以实现共生与共赢为主要目标,即通过跨领域合作、整合价值网络中自身和其他主体的资源,促进大规模定制技术创新,帮助其他行为主体创业、拓展业务领域以及构建服务创新生态网络。

为了适应金融服务移动化的趋势,各家银行相应调整战略方向、组织架构,手机银行 APP 迭代“快马加鞭”。2019 年,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发布了新版手机银行,其中,多家银行提出“开放”策略,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将银行金融服务嵌入第三方机构,覆盖消费者衣食住行等各类生活场景。

赋能金融需要良好的生态

在科技赋能金融的活动中,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业务模式转换,服务优化升级。我们的实体产业也在反哺金融产业,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更快更高级的发展。同时,用户也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用户提供体验的感受告诉金融机构,什么是我的需求、你服务得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提升。这是用户赋能金融机构,用户提出需求、提出反馈意见,帮助金融机构改进提高。金融不仅仅需要科技为他赋能,还需要在这个生态中所有与其相关的元素来赋能。我们要扩展为金融机构赋能的渠道和元素。我们作为消费者、作为用户,同样也要意识到我们能够赋能金融机构、赋能金融,提高其价值。还有我们的产业,现在都在提“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其实实体经济也在赋能金融,也在服务于金融机构。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事实,让金融机构接受实体产业提出的需求和要求,提高它的能力。打破单向的赋能的观念,实现生态赋能、相互赋能,生态中所有相关联的要素都给金融机构赋能。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示:技术赋能的过程是先把数据能量转移到金融机构,再转移到实体产业,才会有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赋能传导过程即赋能链的扩张。过去我们更多讲科技赋能金融,今后金融产业这一过程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金融赋能的前提是数字技术已经泛在,沉淀到每一个产业领域和政府组织中,才能使金融赋能各个产业得以实现。

赋能金融如何产生、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案例: 
赋能金融如何产生、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中国农业银行联合玖富数科集团打造的专属“玖富农银钱包”——“玖富农银钱包”,基于玖富超级大脑的账户体系模块,构建开放银行生态,使金融服务与场景合作方及用户无缝衔接,实现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开放共赢。“玖富农银钱包”基于玖富超级大脑的账户体系模块,玖富数科集团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量身打造开放的 API 服务体系,将其账户、支付、理财等金融服务能力封装并进行模块化、组件化输出,帮助农行大幅减少与场景合作方系统直连的研发成本,全面提升底层账户的输出能力和运营效率,更好地触达 C 端用户所在的场景,从而构建数字化的开放银行生态。通过科技赋能,农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能够无缝融合到更多领域的业务场景中,继而使场景方用户能够无缝衔接到农行的金融服务,享受便捷无感的智慧金融服务。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玖富农银钱包”实际上是一个技术赋能金融的过程,大致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阶段。

赋能金融如何产生、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1. API 等技术赋能金融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开放;

2. 通过开放的 API 接口,可以实现系统直连,直达用户;

3. 随着应用和用户的增多,逐步就会在更多的场景中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在此生态中科技、金融、产业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圈。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 前副总裁朱民在“2019 新浪金麒麟高峰论坛”发表演讲时曾提到: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已经遍布银行业,从前台、产品到前中后台所有的部门,它运用技术视觉、语音和声音感知、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技术搜索数据学习,规划语音生成、图像生成,它是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得最完美、最好的行业。比如小微贷款,难点是银行风险高,运营成本高、服务成本高,企业是融不到钱,钱来得太慢,成本太高,怎么把这个连起来?现在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大数据风控、智能化营销、互联网产品、云技术,所以把区块链、云计算、AI、大数据融在一起,我国在金融科技小微贷款走在全世界前列,远远走在前面。从蚂蚁金融纯粹的科技企业到建设银行大银行,也能够大象抱着西瓜跳舞,还能捡芝麻,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所以金融的场景是非常好的,金融业正在向场景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在上海表示,近年来,金融科技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相互赋能,推动金融业态发生深刻变革。人民银行将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科技在金融领域规范高效地应用,为金融行业发展持续贡献科技智慧,注入创新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要发展技术赋能的金融服务,为金融业提质增效。

来源:玖富研究院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