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 【姗姗话链】香港区块链最有话语权名人唐仪教授如何看待互联网和区块链
转载  

【姗姗话链】香港区块链最有话语权名人唐仪教授如何看待互联网和区块链

摘要:《姗姗话链》区块链项目方视频专访栏目是针对区块 链圈 名人和资深从业者的专访栏目。目标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价值。宗旨:公正,坚守,革新。 《姗姗话链》愿景用最真诚的对话解读区块链项目的故事。 当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输,区块链实现了价值

《姗姗话链》区块链项目方视频专访栏目是针对区块链圈名人和资深从业者的专访栏目。目标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价值。宗旨:公正,坚守,革新。

《姗姗话链》愿景用最真诚的对话解读区块链项目的故事。

“当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输,区块链实现了价值的量化互联,它将是创新的价值传输协议。

香港的一国两制的优势我们要发挥,香港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一个经济体也非常欢迎各种各样的创新的金融项目在香港落地。”

唐仪

对话嘉宾:

唐仪:香港区块链协会会长、麦迪森集团CSO,万维网早期开发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客座教授。

代姗姗:33财经、ABNews爱币社区创始人。前腾讯、猎豹(金山网络)产品经理,创投、艺术投资领域自媒体人。2016年接触到比特币以太坊矿机行业。【33财经】定位区块链投资人智库,工作涉及原创财经内容,精品活动,企业互联网营销咨询等工作。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方向学士学位,美国旧金山IT创业方向游学经历。

《姗姗话链》区块链项目方视频专访栏目是针对区块链项目创始团队的专访栏目。目标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价值。宗旨:公正,坚守,革新。

《姗姗话链》愿景:用最真诚的对话解读区块链项目的故事

代姗姗:我是33财经的代姗姗,欢迎大家收看我们的姗姗话链,今天我们采访的是麦迪森集团的CSO,首席战略官唐仪先生,他也是香港区块链协会的联席主席。

唐仪:大家好,我是Tony 唐仪,麦迪森集团的CSO,我本身也是做了几十年互联网的老兵,现在跟很多朋友在做区块链研究,也是从网友变成链友,哈哈。

代姗姗:这个转换挺不错的,从网友变成链友,最近有一篇新闻出来,说麦迪森集团入股一家日本知名的交易所BitOcean,我们可以聊下这个事情吗。

唐仪:两周前,我们就宣布了麦迪森准备要计划收购BitOcean,就是叫做比特海洋,他是在日本16家有政府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牌照中的一家,大家都知道日本是最早政府出法律规管区块链和虚拟货币这个行业,然后日本的政府叫做SFC,就相当于咱们中文的金融厅,金融厅发了16张牌照,比特海洋是其中的一家,然后麦德森要收购其67%的股份。

代姗姗:麦迪森是最早布局区块链的上市公司对吧,我们谈一下,是什么样的契机您加入了这个企业的呢。

唐仪:其实麦迪森在香港还是一个蛮突出的一个公司,我们是2015年上市,集团的创始人是丁鹏云主席,丁总今天在忙着日本交易所收购的事宜,所以也没时间过来参加我们的采访,丁总是喜欢喝红酒的,也在拍卖红酒,所以15年公司做了IPO,在香港上市,当时公司的主业做的是红酒的买卖和销售,香港湾仔总部楼下的旁边就有一个旗舰店麦迪森one,直到现在红酒也是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大概在去年的时候,公司主要的董事会股东觉得公司要做一些新型的高科技,所以我们就转型到了区块链,因为我们觉得区块链是挺让这个大家觉得兴奋的一种新金融革命,大家都说是一种金融的Fintech Revolution。所以我也觉得这方面的确会对传统的金融行业产生很大的冲击,甚至颠覆。那我本身是从1991年开始从事互联网,参与了很早期的这个TCP/IP,到http万维网一系列的开发和中央数据库,那么我对区块链的也比较早开始进行研究,所以后来我就加入这家公司,大概是今年年初加入这家公司成为麦迪森集团的Chief Strategy Officer,也协助咱们的这个董事会和股东来从事区块链方面的布局和投资。所以麦迪森算是从传统的企业转型到区块链投资的第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

代姗姗:很棒很棒。咱们也是香港区块链协会的主席,对整个香港区块链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介绍一下香港在区块链的这个行业内的一个大概的情况好吗。

唐仪:好的。香港传统来说是一个国际金融和交易中心,香港的港交所就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IPO和融资的一个资本市场。所以香港的投资人对所有这些新鲜的投资都非常有兴趣,从股票、证券、期权这种大众商品,到伦敦金、贵金属,香港人和香港的投资机构投资都曾经非常热衷于一窝蜂的投资各种各样的投资产品,那么当这个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在一路涨的时候,从09年慢慢非常疯狂的涨上去,香港开始有很多人开始关注对这个区块链、比特币、以太坊和其他虚拟货币的一些投资。所以香港人和香港的投资机构是非常关注于一些新的赚钱方法。所以香港最适合的定位就是做这种区块链资产、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的一个交易所。香港政府也是相当开放,香港很多年都被定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一般是香港和新加坡,这两家都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转型转的非常快,有些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法,香港和新加坡都是转的很快的。尤其在2017年9月4号中国已经明文禁止虚拟货币交易所和1C0,大概一年多前,香港就快速的冒起来。尤其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香港还是比较自由的。就好像中国大陆1949年开始禁止赌场之后,澳门逐渐变成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赌场,如果中国可以开赌场的话,那澳门绝对没有这种开发机会,那么现在澳门,因为我是在澳门也住过很多年,我对澳门还是比较了解,澳门现在是拉斯维加斯7倍的收入。所以香港我觉得也应该发挥一国两制,在制度下面。因为香港的法律是任何政府没有明文禁止的都是合法的。所以一开始就有很多这些区块链项目,包括1C0、交易所等等都来香港。有的是从大陆过来香港开公司,也有的是从美国、欧洲等全世界各地来香港注册公司。包括虚拟货币也有很多家公司在香港有注册,其中有一家叫cardano,ADA这个货币现在全世界排名大概第十名左右,艾达币ADA这个币有很多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有投这个币,他们的公司就叫做Iohk,在香港注册的,创始人叫做Charles Hoskinson,也是当时以太坊的创始人之一。所以香港在全球的公链、区块链、虚拟货币的发展还是挺有名的。那么所有的交易所,现在全世界最有名的交易所有很多在香港都有办公室。其中就是Bitmex长时间排名头几名的,还有bitfinex。来自中国的OKCoin、OKEx在香港都有办公室,火币在香港也有办公室。在香港本土的Coinsuper币成在香港也有很大的运营团队。还有ANX、CoinGate等等。最近我们也关注到,火币的投资人在香港也在借壳,买了壳,但是它的业务,由于香港上市公司如果出现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话,规定两年内不能注入资产。所以他们的资本资产和这种运营的交易所暂时还没放到上市公司的里面。但是另外也有一家ANX通过资本运作来借壳上市。

代姗姗:所以说区块链的企业在香港都有很蓬勃的发展。唐教授是IT出身的,更多的也是会研究区块链对于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您怎么看这一块呢?

唐仪:我做互联网是很早,我是在美国念书,明尼苏达大学,我主业学的是Computer science,当时Computer programmer我都学过,Sqr,这些当时很流行的 language都学过,还有后来的Visual vc、c#这些都做过。我毕业之后去的第一家公司做了Andersen安达信顾问,当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咨询顾问公司。后来在纽交所上市,现在变成埃森哲,也是很有名的一个咨询公司。那么我当时在这家公司呢,就是做包括互联网、internet、Intonet的这些开发,包括当时的西北航空公司、还有美国银行US Bank、美国最大的“靶子链”都是我们的客户。对,就是Target。美国第一大的连锁店叫WalMart沃尔玛,现在第二大的就是Target,在美国当时就有五百多家店,当时是我们的一个客户,我们帮他建立零售管理网络系统。另外还有一个Best Buy,就是在美国卖电子产品的,在中国有苏宁、国美这些,美国有Best Buy。Best Buy当时也是我们帮他做的网络。当时还有西北航空公司,这种网络订票系统当时也是我们帮他们做的。

代姗姗:区块链您怎么看,是怎么影响到了internet?

唐仪:其实这个区块链是基于互联网、TCP/IP协议上面,后来开发出来的一种高层应用软件,那么可以说,互联网是1974年就从美国军方的实验室出来的,ARPA(阿帕网),当时国防部资助,斯坦福大学研发的一个TCP/IP协议,就是为了建立一套网络系统,能够抗核子攻击的分布式网络。所以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分布式网络,他就是通过很多不同的路由器和节点,如果当某局部性网络受到攻击的时候,它可以绕过,把数据包传送到目的地,通过不同的路线、不同的路径,这个是互联网TCP/IP协议的最基本的功能。后来从七几年,当时是互联网传送数据和发email,没有很大的应用。主要的应用是在80年代末,大概90年左右,推出了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和html语言和万维网WWW的开发,所以我是万维网开发的最早期人员,我们当时,我建立了一套开发工具,把静态的html互联网和动态的数据库对接,用sqr来对接。所以这是我比较骄傲的,能参与早期的开发,在互联网方面,这还有一个我的互联网专利, Internet Computerized Work Flow System,专利号601066,大概98年99年申请,2000年批准,这一套互联网的软件专利,工作流程专利,所以在互联网我是亲自动手写代码,亲自做数据库编程,也做过路由器、维护服务器,都做过。我第一桶金也是从互联网,我大概毕业两三年后,自己兼职成立了一家公司、后来卖了大概一百万美金,这个是在我25岁那年,算是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到30岁那年就是2000年,我记得是99年我们成立了一家叫PacificNet。这家公司当时也是之前的老板和几个创始人共同成立的一家公司,主要做互联网上面的电子商务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我们99年成立一年之后,也就是2000年,我们就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当时我们是香港第二家互联网公司去纳斯达克上市,第一家是china.com,我们同月的包括新浪、网易和搜狐、都是2000年7月份上市的,所以上市也算是我赚了第二桶金吧。那么自此之后,我就参与了很多其他的互联网,慢慢变成从软件开发、变成创业者,变成天使投资人,后来也参与过不同上市公司,做过上市公司的董事,然后在香港、在美国也做过另外的几家上市公司。

代姗姗:还是回到刚刚那个问题,您怎么看区块链对互联网的影响和冲击?

唐仪:其实互联网成立之后,导致全世界都可以用这个网络协议开发APP,包括我们现在用的网站,安卓手机,苹果手机这些APP,都是通过互联网,大部分通过TCP/IP协议来沟通,那么互联网它的好处是让这种信息他可以非常低成本的克隆复制和上传这些传播,那么缺点是他对资产没有保护,很多有价值的这些资产经常被投诉,影像、视频等等,甚至图片,在网络上被人盗版被传,如果我们有一个资产如电子货币,可以很容易的被复制,那就会对金融有很大的冲击了。所以大家尤其在金融海啸出现之后,有一个小团队叫做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这个小团队在08年,也就是金融海啸出现之后 ,08年的10月31号在网上公布了白皮书,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也就是咱们现在这个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链白皮书,第一个应用,它为价值传输提供了一个基础,区块链和分布式数据库,它的核心价值,第一,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账本,decentralization;其次,它是无信任的信赖,不依赖于中央管理员,不需要信用,不用相信一个中央维护机构,他通过Peer-to-Peer,大家平等的共识机制。其次它也叫做不可逆转的,因为所有的技术是通过加密学,RSA这种asymmetric非对称性加密学。加密学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70年代才冒出来的一种新的加密式,非对称性加密学asymmetric cryptographic,这也是一种新的数学理论。所以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可以说是一种更先进的一种技术,他基于互联网的TCP/IP网络技术,建立在数学,74年78年RSA——MIT研发的加密学技术,所以它绝对是一种高科技的应用。中本聪的白皮书,中本聪借用了很多之前就成立的时间戳,一套Proof Of Work,POW工作量证明的一些理论,和一些其他的应用软件,还有中本聪白皮书里面第一个reference就是引述了一个中国人的技术,叫Dai Wei,你看中本聪的reference,(Dai Wei著名的,据说是微软的一个架构师。)对,在微软做软件的。其实我们都认识他,可能我下个月我去拜访他。(拜寻神秘的人。听微软的架构师跟我提过他。)虽然大家很多人以为比特币是日本人发明的,中本聪是日本名,实际上日本名字是虚构的,我相信是美国人澳洲人加拿大人一群小团队发明的,其中有几个人我还见过,包括这个Craig Wright他是中本聪团队的。但是中本聪利用的技术,大概八九个reference实际上是整合了各种技术,RSA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工作量证明POW技术,和Dai Wei的比他还早十年,也就是98年的就有的b-money这个白皮书,这个是Dai Wei写的,但是Dai Wei没把它做出来,他把他这个想法写出来了,那么Satoshi Nakamoto 2008年paper第一个就引述了1998年Dai Wei的这个白皮书,大家如果要研究区块链,我非常建议大家看一看,首先看中本聪的这个白皮书,就十页纸,看完之后别忘了看他这个reference,大概八九个reference,每一个reference都会链接到另一个白皮书,都非常值得去看。所以我相信这个区块链,尽管他现在还不是很完美,但有很多人投诉他确认的时间比较长,效率比较低,比如比特币每秒钟只能做七到八笔的交易量,以太坊也是十几二十笔/每秒钟的交易量,一个小游戏CryptoKitties虚拟猫就把这个以太坊的网络堵塞了,从这个比特币开发的blockchain 1.0,就好像当年我们互联网,World Wide Web 互联网1.0的时候,就是静态的网页,当时Yahoo出来的时候,第一代Yahoo的网页就是一个静态的网页,链到几个体育、金融等等一个静态的,后来才出现把动态网页,把这个html网页和后面可以动态产生数据的数据库链接起来,比特币出现几年之后,一个小伙子,才十几岁还未成年,V神,Vitalik Buterin,俄罗斯裔,在加拿大长大,跟比特币的团队提倡要改良比特币,令它更聪明,可以有智能合约。但是比特币团队就是不睬他,所以后来他自立门户,通过1C0,也是最早的1C0之一,融的好像也不多,一两千万美金,当时好像三毛钱,以太坊刚出来的时候,还破发了从三毛钱,发了一年之后,有些人是三毛钱买了,一毛钱卖了,对那些人我觉得不幸,因为后来涨到了1w块钱,虽然最近又跌到了七八十美金了,觉得很惨,现在是熊市,但是比起他们三毛钱的成本价还是涨了不少。所以这个Vitalik和他的团队,包括Joseph Lubin还有Yanislav,他是以太坊教父,还有Charles Hoskinson,其实以太坊的团队,大家可能只认识V神一个人,V神可能是贡献最大的一个人,但是后来他们有一个很庞大的团队,这个团队后来做了别的事情,比如Joseph Lubin他后来做了ConsenSys,Charles Hoskinson他现在做Cardano,ADA这个币,所以他就开创了这个blockchain区块链2.0,就是智能合约的时代,也造就了我们现在大概一两千种币,(token,应该叫token,代币。)对,通过智能合约,让企业家可以绕过之前的投行、证劵会,直接让项目方,创业者直接去发币、发代币、发token,发给用户,用户如果用这个软件,就必须要买这个代币。这种是一种金融革命,金融创新。这种创新我觉得是一种很伟大的金融创新。就好像当年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家IPO发行股票的公司,所以自此之后就出现了纽交所、全国各地的交易所,和各种各样的全世界这么多的上市公司。咱们现在的资本主义的架构之一就是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金融创新。所以我觉得,无论如何这个智能合约和以太坊和1C0,他绝对是一种金融革命。但是他突然间把天平,就是这个融资的难度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很多企业家能忽悠的就非常低成本,所谓去骗钱,造就了很多空气币、跑路币、传销币等等,就是让很多投资人受损失。所以现在全世界各国的政府、证劵会都出来,都要开始治理这个1C0的乱象。我觉得1C0的确这个名声已经非常差了,(嗯,声名狼藉了。)首先第一个跑出来的就是美国证劵会,美国证劵会SEC过去一年至少研究过上百个1C0案例,尤其在美国发的1C0,几乎在美国发的所有1C0都受到美国证劵会的传票,就是诉讼,有的已经去认罪了,坐牢了,有的要把投资款退掉,还给投资人等等。在中国也非常激烈,索性就把它禁止了,政策这才出来。其实香港,还是把他留着,因为香港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禁止1C0,还有很多1C0在香港可以做,因为香港只要政府不禁止的就是合法。但是证劵会禁止过一次1C0,这个1C0叫BlackCell,是来自菲律宾的一个农业的1C0,这个token说是可以兑换成股权,或者是未来的利润,所以证劵会就站出来,指出来说这个1C0白皮书很明显的涉及到证劵,所以应该由香港的证劵法来规范,所以他们如果要做,必须要向香港证劵会来申请走IPO流程,既然他们没有走IPO流程,也没有像证劵会申请批准的话,就是违法,违反了香港的证劵法,所以那个被下架了,大概是一年前。但是从那个案子之后,金管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对货币定义颁法,香港已经定义虚拟货币为资产,不是货币,所以没有违反香港的货币法,其次,也没有违反香港证劵会的集体投资法案,叫做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s,CIS,也没有违反香港SFC香港证劵会的其他证劵法,所以如果没有涉及到这方面,是一个纯应用币,app token,在香港是可以的做1C0的。香港有很多token exchange,虚拟货币交易所也会帮你上币,包括香港本土的一家coinsuper,他们做了很多1C0,他们会要求项目方请个香港的律师,提供法律意见书,说他们没有违反香港的法律就行。

代姗姗:看来香港对1C0还是很自由开放的,只要是不违反香港证劵法的1C0项目都可以在香港去推进的,推广的。

唐仪:现在问题就是投资人不买账,因为投资人可能觉得我去买了这个币,他们可能啥事不干就跑路了,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全球最近的趋势就是往这个STO,就是通过证劵会来规管这些发币方,对这个发币方和项目方,首先他们个人的背景,他们公司存不存在,有没有登记,能不能找到这些人,他们的项目是不是已经成型了,大概做一个背景调查,背书。美国SEC在这方面有些指引,美国SEC看了这么多app token,应用币,他们觉得大部分都是证劵币,美国SEC已经定义了。所以在美国,就算你说你不是证劵币,美国SEC也会把你定义为证劵,所以你必须跟美国证劵会申请豁免,Reg D、Reg A,我有一个朋友此时在美国的一个房地产公司,是第一家在美国证劵会走IPO流程,发s-1登记表,s-1登记表就是上市登记表,跟新浪网易上市的流程一样,这家公司已经请了Dentons大成律师事务所,花了几百万律师费去申请这个美国SEC正常的IPO流程,现在还没批,如果批之后会有一个先例,就是美国的1C0或者ipo是通过证劵会去审批的。我觉得全世界其他的证劵会都会关注这个事,一旦美国开了这个先例,那么由证劵会去批,那么由交易所,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也说了在未来一两年有可能会交易虚拟货币,那么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已经在交易虚拟货币的期货了,所以我觉得香港、日本其他的地方会跟随,说不定中国的证劵会有一天也会跟随。

代姗姗:所以刚刚唐教授已经把我接下来准备要问的两个问题,已经一气呵成的回答了。本来也是想问说香港颁发了这个11月1号的这个建议,对数字货币领域的这样一个建议出来之后,沙盒管理条例出来之后,香港的这些区块链企业是怎么去应对这个条例出来的?

唐仪:首先这个香港证劵会,首先要求要进入沙盒的这些公司,首先要具备一些香港证劵会颁发的一些执照,比如我们公司就有香港的1469牌,就是SFC,type1、type4、type6,type9,一号牌就是证劵交易牌,四号牌就是投资的研究,六号牌企业融资IPO,九号牌资产管理牌。如果香港的这些虚拟货币的项目或者交易所,还有足够的kyc,对你客户的了解,要收集这些资料,据我所知香港有很多家虚拟货币的交易所都往这个方向走,都对这个开户的客户有严格的kyc\aml的要求,有很多家虚拟货币交易所都纷纷在传统的大银行,如汇丰银行的合法合规部门,聘请了或者挖墙脚这种经理,从银行来抓门为这些虚拟货币交易所做他们的kyc,和aml反洗钱的合法合规。另外香港也有一些指引,就是要做1C0的发币,项目方必须要有利润,或者12个月的运营的历史,比如来香港上市,在主板上市,必须要有三年的运营历史,必须三年累计5000万港币利润,这是香港传统主板的上市要求。香港创业板一般要有两年的运营记录,提供两年的财务报表,现在香港沙盒的指引,对香港1C0的要求是要有利润,12个月的运营记录,以我之前看的90%的1C0项目都不符合,没达到要求,所以这个门槛还是很高的,12个月的运营记录,或者利润因为大部分的1C0项目都只有白皮书,有一个设想,很少有已经产生利润的。

代姗姗: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说到,香港相对全世界这些金融创新和区块链开放的地区来说,香港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包括马耳他、新加坡、美国这些国家?

唐仪:其实我们香港区块链协会,和世界各地的区块链协会都有合作,包括新加坡的区块链协会,还有MAAS,还有韩国的区块链协会,日本的区块链协会,瑞士的加密谷CryptoValleyAssociation都有很多来往合作,包括美国的、加拿大。现在在马耳他和直布罗陀,比如直布罗陀的JES JBS都在香港非常活跃,他们有直布罗陀政府的背书,他们是一个英属殖民地,不算是国家,直布罗陀是一个位于西班牙的英国殖民地。还有马耳他,马耳他的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是第一个在推特上面发推特的推文说欢迎全球最大的区块链企业币安binance去落地,在马耳他,它是属于一个岛国,是属于欧盟的一部分。所以据我所知,很多交易所在马耳他在申请牌照。我还比较熟悉咱们亚洲的岛国菲律宾,因为我跑菲律宾跑了十几年,我现在跟菲律宾特区,菲律宾国家一个特区的首长,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也是他的朋友兼顾问,他们也在过去的这一年,出了菲律宾的条例,他们在过去的一年大概发了19个虚拟货币交易所的牌照,他们也准备发STO交易所的牌照,证劵币的牌照,和虚拟银行的牌照,所以大家也可以关注菲律宾,毕竟去马耳他比较远。菲律宾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日本当然也关注,但是日本非常严格,我们现在投了日本16家牌照公司中的一家,货币交易所,但是日本到现在为止不允许1C0,(日本、韩国现在都不允许1C0。)对,所以日本1C0他就把你当成ipo,你必须走的流程是跟ipo是一样的,反之现在日本现在的1C0项目做1C0路演,或者在新加坡登记离岸公司,那么日本也是一样。我觉得日后日本也会跟随美国的法律吧。所以我觉得香港的优势:第一,我觉得香港在中国的门口,对于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家,企业,比较方便,跟香港本身也有很多这种贸易,甚至投资移民,很多老板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老板以前在香港买楼或者买股票,都变成香港投资移民了。那么其次,我觉得香港也会在一国两制的优势下,我觉得香港也是会非常自由的,就不要以为是中国大陆不让做的事情在香港就肯定不让做,我觉得可能误解了,香港有一国两制的优势,有很多政策和一些新的金融产品,比如很多年中国就没有股票市场,香港当年的IPO上市融资是香港唯一的,中国是九几年,91年才开始上交所和深交所,那么在虚拟货币这方面我觉得香港也是走的比较早,因为香港也没有别的资源,香港全世界公认就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当年香港是一个全球贸易中心,国际贸易进香港,当年中国还是受管制的是会,现在很多买家直接进中国了绕过香港,所以香港也很担心如果把香港定位,香港想搞这种科技创新,但是很多人又觉得很难,因为房地产很贵,地产霸权,所以做什么创新,一个加租,什么的创新利润都没有了。(对,就是交房租了。)对,就是房租。所以在香港金融创新,特区政府是非常关注的,香港数码港啊现在有很多政策,对区块链专才移民方面都有一些政策,吸引一些区块链专家来香港定居。

代姗姗:对,所以镜头前的区块链专家和区块链创业家,可以首选香港。教授现在主要的精力在哪边呢?

唐仪:对,我其实早年我就是做软件开发,做产品,然后大概一直做到99年,从99年到2008年我就一直运作上市,从08年到现在,有做一部分投资,做天使投资、共享经济、互联网、手机移动互联网,还有游戏也参与了一些。过去的这三年我主要做区块链和虚拟货币方面的投资,除了香港之外,我在加拿大,我们公司在瑞典、瑞士都有一些投资。最近在瑞典北部做了一个区块链人工智能和3d渲染的一个算力中心,在瑞典北部,互联网的网速很高,而且政策很自私,电费很便宜,有水电有核电,我们在瑞典有一个几千万美金的算是比较大型的投资,是包括虚拟货币的挖矿和AI计算、3d渲染。

代姗姗:这是个很大的项目,也是关于算力的,类似于矿场吧。

唐仪:对,有矿场,有ai图形处理。

代姗姗:那我们唐教授对镜头前的大家说几句把,在这个熊市里给区块链的从业者,或者区块链的爱好者一些建议。

唐仪:对,我觉得现在这个熊市是非常考验大家的信心,这是做研发的好时机,也是做投资的好时机。作为投资人呢,这个熊市你可以看到过去这一个月非常活跃的一系列的投资并购,因为价钱都便宜了。我记得一年前,随便一个交易所,还没有启动甚至用户还不到100万,就叫价多少多少个亿,我们现在几个亿就可以买很多东西。作为这种搞产品研发的那么更加好,他们没有这种,因为有一阵子很多企业家都比较追求融资、忽悠投资人、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这方面,没有扎扎实实的搞基础研发。比如中本聪团队,他08年推出比特币的时候,他们有拿投资吗,没有啊,他们没有天使投资,他们就自己集一个小团队去写白皮书,去写代码,就搞出来了,那么到V神,他一开始也是自己在开发软件,当然他后来有一两千万的投资,也做了一个1C0,但是我发现过去这一两年有很多这种急功近利的创业者,就是一股劲的想着融资,甚至创业的概念都没想好,甚至请枪手去写个白皮书,几千几万钱就写了个白皮书就去融资,融了资之后再去考虑如何开发软件,甚至他的可行性,有没有团队做都不了解,就导致很多项目蒸发了,变成空气了,我觉得这个好的项目首先要有信仰,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开发能力的。如果你本身没有开发能力的,你要去请这些人,那也可以,现在情人也便宜,有很多人以前做这个行业的人,工资也是叫的很高,随便学了三个月区块链,看了比特币的代码,就可以叫几万块钱的工资,现在我觉得工资水平也下降了。所以是扎扎实实做事情的。当下一个牛市,我是坚信一定会回来,肯定是在未来,还没到,如果是投资人,去投资币,也不要这么急着跳进去,因为现在各种各样的币都有一些不稳定性,比如这个比特币是不是有比特币现金啊分叉币啊等等,他们甚至会增加很多新的功能,降低费用、增加速度等等,这些都要等待,有一些2.0甚至3.0 EOS他们声称的一些在速度上面的提升,好像到现在测试还达不到效果,所以大家好的这些应用、公链还没有出来,我觉得还需要大家再看。

代姗姗:好,谢谢唐教授。

唐仪:谢谢。

唐仪:我再次代表香港区块链协会欢迎从内地的甚至全世界各地的项目方、创业家来香港做投资,设立公司,因为香港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一个经济体也非常欢迎各种各样的创新的金融项目在香港落地。香港的一国两制的优势我们要发挥,我们麦迪森作为上市公司,也在继续寻找项目,如果各位有好的项目,希望各位找我、找麦迪森,作为麦迪森的cso,我们也希望跟优质的区块链项目、企业家商讨我们熊市大家如何抱团取暖,如何可以度过寒冬,迎接下一个区块链的春天。再次感谢代姗姗,和33财经,谢谢。

78e0a13b8124b8d646707dcb137a756

Tags: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