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独家专访 | 曹寅:从2025年回看区块链发展
转载  

独家专访 | 曹寅:从2025年回看区块链发展

摘要:曹寅,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致力于数字治理和数字金融在全球的应用。中国早期的区块链技术布道者,创业者和投资人,曾创立了全球首个区块链能源应用企业,并和IBM,英特尔等企业联合发起了超级账本计划。

以下内容取自BTCTrade 直播间专访的第八期。想查看此次直播的现场录音,请点击这里(https://www.btctrade.com/live/26.html)。为了保证阅读的流畅度和尽量将嘉宾的原汁原味呈现在大家面前,内容有所编辑。

 

本期嘉宾:曹寅

曹寅,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致力于数字治理和数字金融在全球的应用。中国早期的区块链技术布道者,创业者和投资人,曾创立了全球首个区块链能源应用企业,并和IBM,英特尔等企业联合发起了超级账本计划。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比特币交易网(https://www.btctrade.com)的直播间,我是本次直播的主持人璐璐,本次直播将采用语音+文字的形式进行。

本次直播的嘉宾-曹寅,是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

本次直播,特邀曹寅给大家分享有关区块链的发展史。直播结束后有问答时间哦,大家要认真听讲!现在让我们热烈欢迎本期的大咖曹寅!

今天讲的主题是从2025回看区块链发展。主要是以现在为起点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几年,区块链的技术发展、社区发展,以及展望一下未来5年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应用和落地。

之所以想讲这个主题,主要是因为刚刚在大阪参加了以太坊第五届 DevCon ,回来之后颇有点感触,然后这两天正好也在复盘。

过去这5年区块链的发展,大家的从业路径,以及一帮海内外朋友们的思考,在现在这样一个熊市时间点里面,区块链从业者到底该做些什么,以及不该做些什么。

我入行正好也是在5年前,也就是在2014年的时候,那时候入行其实是一个巧合。当时在中国信达工作,然后被信达选派、借调到了国家能源局,所以特地去国外调研学习。

在硅谷的调研过程中,接触到了比特币社区(那时候社区还不大)。他们在做一些活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了底层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并立即被这个技术的魅力给吸引住了。那时候非常激动,迫不及待的想回来开始课题。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回国,把(课题)大致的方向定了下来,并向领导做了汇报。

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要用区块链技术做下一代的中国能源互联网——也就是下一代基于分布式绿色能源的底层清结算基础设施。那时候对区块链的了解也就是入门者的水平——自己突击看了一些书,然后跟海内外的一些从业者做了简单的交流,但是因为对于区块链的信心,还有被区块链的魅力给吸引了,所以胆子特别大,提出了这个自己不太了解的方向,领导这边也非常赏识。虽然对区块链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但是领导对于分布式的技术,对于底层清结算的架构还是非常支持的,所以那时候就开始着手了。

从2014年年底一直到2015年,整个1年时间我们从零开始去研究什么是比特币?什么是区块链?光是中本聪(比特币)的白皮书,中文的、英文的都看了十几遍。包括那时的点点币、莱特币等山寨币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把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能源清结算和交易基础设施的课题并到了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里面。然后这个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2016年2月份,由发改委能源局等几个部门,一起联合发布。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创业了。然后就和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碳市场相关交易所的、相关协会的科技小伙伴们一起在2016年这个课题发布之前创业了。在2016年5月份,我们做了一个能源区块链实验室,还搞了一个发布会,邀请了当时发改委的一些领导。

创业之后又认识了一大批早期中国区块链的创业者,像星云、路印、NEO、量子,包括后面其他一些衍生出来的项目,比如说唯链等项目,还有一些投资人,比如说分布式、肖风、暴走(恭亲王)等朋友们。那时候,我们这个圈子,其实相当小。如果从2015年开始算,其实非常非常小。大家做这个其实也不知道有没有意义,我现在还非常清晰的记得,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这个社区还在微信群里面讨论说 BlockChain (区块链)在中国到底叫什么名字好。

现在我们好像都习以为常的把 BlockChain 称为区块链了,但是那个时候,其实大家并不知道什么意思。并不知道如何翻译会比较好,这个翻译的由来其实来自于一本书——就是 MIT 媒体实验室的一位老师叫 Melanie Swan,这是一本关于区块链很早期的书,是由分布式资本翻译的,在翻译过程中就讨论 BlockChain 这个名字到底是叫什么中文名字比较好。虽然那时候已经习惯叫做区块链了。但其实这个名字并不好记,也不利于理解,所以当时就在想能不能起一个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家都能够理解的这样一个词,而不是区块链。

那时候在社区里面,大家就起各种的名字,然后投票,我记得还有叫公信链,信任链、信任网等各种名字都有。那时候真的是百无禁忌,百花齐放,然后又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大家都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也没有像现在的圈子里这么乌烟瘴气,创业者们都对未来充满了崇高的激情。

大家看到的现状,我个人觉得现在其实还是处于熊市——虽然说比特币,从最低3500美元,回到了现在8000美元(直播时的比特币价格在7900美元附近)。但3500美元是超跌区间,6000到8000的价格,其实是一个底部。从超跌回到底部,但是远远没有离开底部。而且短期之内(6到12个月之间),我觉得可能还是会维持在6000到1万美元的底部之间徘徊。

原因其实很简单——区块链到现在还没有应用,除了炒币以外,没什么实际应用。作为一种资产,如果它不具备法常性,(法偿性——不接受这个资产作为支付工具的话,就属于违法)那很很显然,数字货币是不具备法偿性,同时又不具备刚需应用。区块链上面的数字资产,比如以太坊,还是一种 UT 的角色(应用代币的角色)。而代币所应用的智能合约景也不是刚需,所以导致现在各个 Dapp 都是非刚需,而且从用户体验,从 UI、UX 的角度来说的话都不友好。之前有人对新产品的概括总结了一条规律——一个新的应用,要超越原来的应用,用户体验至少要好十倍,否则很难去吸引原来的用户来使用这个产品。而现在我们看看这些 Dapp,没有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是现有互联网游戏、支付,或者其他相关应用的用户体验十倍,更不要说数字货币本身在中国还处于灰色地带,

就连正常使用都不合法,何谈用户体验?所以我觉得现在还处于熊市,而且可能这个熊市还没到最熊的时候。区块链这个行业本身黑天鹅是特别多,导致整个行业都是灰犀牛——我们都已经想到危险风险可能会存在,但是都不愿意接受。比如政策的进一步收紧,相关公链的技术破产、或者说不及预期,交易所的跑路……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都能想到,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大家都觉得这东西离我们很远,但其实这些风险,时时刻刻存在,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悬在我们头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更深的熊市。

今天我来讲这个话题,并不是把区块链说的一无是处,让大家离开这个行业,而是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要回到常识,要接受现在是熊市的现实,熊市里要深度思考,广泛谦虚学习,广交朋友,同时,一定要少动。

我们大家加入这个行业都是有理想的人,否则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比如说像我以前在央企的金融部门工作,是公务员,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按照原有的人生轨迹,其实还是挺受人羡慕的,但为什么大家从各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岗位加入到这个非常动荡,甚至说还灰色、不合法的领域,就是因为我们看准了区块链,它会改变这个世界,而且是从好的方向改变这个世界。

这次在大阪参加 Devcon 感受颇深,也和今天要讲的话题有关。首先,以太坊的生态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社区化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非常好的效果。我也参加了上一次的布拉格的 Devcon,上一次布拉格的 Devcon 规模其实也比较大了,但是主角还是以太坊基金会以及一些核心项目,但这一次大阪的 Devcon 我们看到了更多社区项目,以太坊基金会已经很明确的把自己的角色转变成支持社区,跟社区一起携手去开发以太网生态的定位。

同时,我们看到很多以太坊2.0方向的项目出现,比如以太坊2.0的客户端——信标链的客户端,现在有9个团队在共同开发。基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实现方式在做,在这九个团队里面,有的还同时在做其他的一些公链项目。比如说像 Chainsafe,他不仅在做以太坊的客户端,其实也在跟 Polkadot 合作,做 Polkadot 的客户端,表明以太坊的开发已经相当社区化了,有多条赛道、多匹马在不同的赛道方面来竞赛,最后哪个团队做的东西好,就由社区来接受,然后共同推广。

从这个侧面让我对区块链的发展充满信心。原来,其实我对于这个区块链的技术发展还是有很多的怀疑或者说不满的地方,主要也是看到除了以太坊以外,其他的公链,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这段时间大家看到国内的某条公链把社群都给非常粗暴的解散掉了,国外像Lisk,IOTA,AE,Cardano……这些都是2015-2017年时候的明星项目,但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是苟延残喘、半死不活的状态。除了这些已经发布的项目,还有一些被称为天王级项目,可能永远不会落地了。所以,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对于区块链的技术发展,是看衰的。对于区块链行业在中国的这个技术发展,也不太看好。

但参加了这次大阪的 Devcon 之后,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看到了以太坊生态如火如荼的蓬勃发展,很多很顶尖的开发者,架构师,包括设计师和经济学家,产品经理在加入这个行业,在以太坊的这次大会里面,大家讨论的一个比较多的主题,还是以太坊的治理,V 神自己也参与了几个比较有意思治理项目。

所以表明以太坊的社区生态的开发方向已经从架构到代码实现,上升到了对于社区治理的思考——对于区块链和社会,区块链和人之间这样的一个关系的,高层次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也是区块链要超越传统互联网非常关键的地方。

除了刚刚谈到的社区化开发,以及对于治理的重新思考,还有一件事,就是DeFi。我们现在自己在做的一个 DeFi 项目,是基于 Polkadot 的 Substrate,用来实现在跨链生态当中的稳定币以及借贷相关的一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跟挺多的一些 DeFi 项目方,像 MakerDAO,Uniswap,Compound 做了深入的交流。大家对于 DeFi 的这个方向相当认可。

虽然现在对于DeFi还是很多质疑,但我个人觉得,如果我们以5年的时间尺度去看区块链行业,DeFi 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问题,都是发展早期的问题。

回到今天这个主题——从2025年的角度来看区块链。

从现在这个角度来回顾当初——2014年、2015年那个时候区块链的生态非常非常小、圈子也小,大家都有想法,V神那时候还没有“封神”,大家都叫他 Vitalik。但站在第五届 Devcon 的角度来看,这5年的进展其实是非常快的——5年之内,我们有了以太坊1.0,有了以太坊 1.X(1.X 是以太坊社区里一批精英开发者提倡的),我们称之为“中间层”,它是介于以太坊 1.0 和以太坊 2.0 之间的高性能解决方案的集合,马上我们又要迎来以太坊2.0。

除了以太坊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高性能的公链在涌现。比如以太坊之前的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做的Polkadot,从架构上来说,我个人觉得它一点不亚于以太坊,而且跟以太坊有非常好的互补关系。它通过 Substrate 的一键发链,赋能了很多 Dapp 的开发团队能够有一条自己的链,同时它又能够通过桥,能够和以太坊和比特币等其他一些相关的、有生态的公链连起来,让资产、智能合约能够跨链的交易和互相调用。除了 Polkadot 以外,Cosmos,NEAR Protocol 我也挺看好。但是今天因为时间比较有限,我也不展开讲。

主要就是想告诉大家,从现在看过去5年之内,我们区块链社区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下一个五年我们会取得哪些成就?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我们该怎么做来能够让我们在这个社区里面留下自己的声音,能够留下自己的这个足迹啊,不会被社区淘汰。

首先,基础技术的角度。从技术设施角度来说,我觉得在2025年的时候,不会仅有以太坊一条公链,以太坊目前来说可以说是万链之王,公链之王。但是以太坊除了 DeFi 的一些应用之外,并没有其他能够说服人的应用场景。游戏领域,原来在以太坊上有人做过 Crypto Kitty,就是加密猫,但是 Crypto Kitty 的团队现在自己做了一个新公链,叫做 Flow,也得到了很多知名团队的支持,比如A2Z,Andreessen Horowitz,还有一些国内知名机构也参与投资。其他的就没有了,除了游戏,DeFi,以太坊开发社区上就没有什么应用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未来,在垂直领域里面,DeFi 应该还是以以太坊生态为主,以跨链的 Polkadot 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性基础设施,然后比特币作为除了以太坊以外的另外一种重要的 DeFi 资产,参与流通。除了 DeFi 以外,像游戏可能未来会在Crypto Cat 团队做的 Flow 那条链上有比较大的发展。另外,还有像 NEAR Protocol,这个项目如果大家还不了解的话,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我个人觉得他们也会在游戏领域取得比较大的成就。

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行业和应用。比如像制造业、物流、身份管理、IP 等很多东西都会有一条满足自己要求(不管是性能要求,还是隐私性要求)的链来作为承载的基础。

所以我个人觉得,到2025年在公链方面,未来可能会有2到3条左右。比如以太坊作为 DeFi 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基础设施;以 Flow 或者 NEAR Protocol 作为一条通用的游戏公链;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性,在其他几条链上。

但是不会有特别多的公链。因为我觉得从现在来看到2025年,区块链行业真的能够有应用场景的应该还是在游戏和 DeFi,以及部分特殊场景的社交方面,不会全面取代现在的Web 2.0时代的互联网。不可能取代 Facebook,不可能取代阿里巴巴的,因为这些公司目前来说还处于上升期。公司产业和国家是一样有势头的,现在 Web2.0 这些公司还处于上升期,而且这个上升期还是加速的。比如AI、大数据都在赋能他们。

所以,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要对区块链满怀信心,但是也要非常理智的看到我们还处在边缘地带。既然作为一种边缘技术,就要在边缘场景里面,找到自己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我个人看好的,就游戏和 DeFi 这两个场景。另外,还包括一些特殊应用的通讯,比如说匿名隐私的社交软件,可能在区块链上来开发,这是基础设施这个方向。

从合规接受角度来说,2025年我个人觉得应该会有挺多的国家放开比特币,以及以太坊,包括其他一些主流的,有限数量的数字货币的合法兑换和中心化的交易。因为现在来看,美国对于比特币的合规化管理方向已经不可变了,从牌照到 Facebook,美国往前走,其他国家肯定会跟着往前走。虽然最近 Facebook 的 Libra 碰到了一些麻烦,但这些麻烦其实是因为 Facebook 自己走的太猛了,突然就把 Libra 的白皮书,Libra 协会抛出来,这样必然会引起一些比较守旧的议员和国家的反对。但这些其实都是沟通问题,而且大家应该对于 Facebook 要有信心,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公司。这之前 Facebook 也碰到过很多挑战,但都是见招拆招,然后才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角色和地位。所以我个人觉得,现在 Facebook 的 Libra 对于这个挑战,都是可以克服的,就看他怎么去以有技术性的、艺术性的,把 Libra 往前推广。对于数字货币的接纳,在美国的社会里面是不会变的。前段时间我刚看了一个调查——美国有10%的人是购买过,或者是目前仍然持有某种形式的数字货币的。

除了 Facebook 以外,像摩根大通(JP Morgan),高盛,还有其他一些美国的大银行其实都在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加密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 Facebook 死了,其他的竞争者也会把数字货币的合规化和合法化在美国继续不停的往前推。美国前进了,中国必然会跟着,因为中国什么事情都是盯着美国的。日本,韩国,还有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是盯着美国的。所以从这角度来说,大家对于2025年区块链的合规划,应该抱着比较乐观的心态来进行看待。

甚至说在2025年,我们都可能在中国看到第一家合法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出现。现在国内监管层的一些有识之士,其实也在反思。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来进行管理,甚至说来鼓励和发展,这是现在在北京相关一些监管部门在讨论的。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对于区块链、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其实也是比较深入的。体制内有些主管区块链的高级领导,就是数字货币技术相关,包括应用相关的非常资深的专家。他们不太在外面做演讲,但是我跟他们交流之后发现他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非常深入,非常前沿,而且很正面的看待数字货币在未来新经济当中的角色。所以说,从合规角度来说,不用担心。

基础设施以及合规化问题讨论完之后,重点讲一下区块链的方向问题。

DeFi

我的观点,DeFi 是一种刚需。首先他为很多货币政策失败的国家提供了广泛的、并且是安全的资本可获得性。在这些资本管控、货币政策非常失败、通货膨胀非常严重的国家老百姓可以通过 DeFi 的稳定币应用以及相关的借贷获得基础的金融服务。

在这次 Devcon 上 MakerDAO 有一个这个高级工程师就做了一场非常让人兴奋的演讲,主题就是他如何用 DeFi 在阿根廷这个通胀非常严重的国家活下去。他现在因为在 MakerDAO 服务,所以他领的工资,都是 DAI 和以太坊,他领到的以太坊以后就把它们放在 MakerDAO 里面生成DAI,然后再把 DAI 放到 Compond 里面产生利息。通过这个方式,他可以不被阿根廷糟糕的通货膨胀给抢劫。(现在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年化都是50%+)相当于年初领100元钱的工资,可以买100个鸡蛋,到年底的话,只能买50个鸡蛋。其实不仅是阿根廷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情况。

这其实就是一种刚需,那个 MakerDAO 工程师的亲身经历其实是很多生活在这种严格资本管制和高通胀的发展中国家的 DeFi 刚需用户的一个缩影。对这些用户来说,DeFi 不是为了投机,不是为了跨平台套利,而是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本金融基础设施。MakerDAO 第三季度刚刚发的那份运营报告现在 MakerDAO DAI 钱包里面,已经生产了流通量是8000多万美元的DAI。这8000万美元当中,有80%的 DAI 是在个人钱包里面的,而在个人钱包里面的 DAI 其实就是为了日常使用。比如在阿根廷的这位工程师,他就靠这个 DAI 去买东西,雇佣其他的兼职为他来工作。这个情况,其实不仅是阿根廷有,在智利,委内瑞拉,巴西,都有类似的案例——靠 DAI,靠 Compound 来买东西,借贷,出借资本来生息来养活自己。

除了是刚需以外,DAI,DeFi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DeFi 的可组合性,英文叫 Compossibility。

现在像 MakerDAO,Compound,dYdX,Uniswap 这些 DeFi 协议,其实更像是乐高积木,你可以把这些积木,搭成不同的样子。这次在 Devcon 大会的时候,Uniswap的创始人 Hyden Adams 专门做了一个 Workshop,给 DeFi 的开发者们介绍怎么用 Uniswap 去中心化交易,把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部署到其他的 DeFi 应用里面去,来赋能其他的 DeFi 应用,像 MakerDAO 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现在来看,DeFi 很可能在未来一年到两年之内就会出现一个拐点。当市面上有足够多的 DeFi 协议工具,像 Uniswap 这样的 DeFi 协议工具,开发者就可以直接把相关的一些功能组件组合起来,只要开发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就可以提供综合性的银行服务和金融服务了。所以,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比如 Instadapp, Veil,就是把 Compound 的协议和 Uniswap 给结合起来提供一键式的存币生息、借币的服务,在 Uniswap 的协议里面进行代币的去中心化交易等等。Uniswap 现在也集成了 Compound 的 C Token,就可以直接在 Compound “Supply”选项里面的 C Token 来存币生息,这是非常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但是因为 DeFi 的开发者目前来说还非常少,基本上全世界的 DeFi 开发者也就几百个人。所以需要招纳、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来,加入 DeFi 积木的开发;同时,也需要吸引更多的设计师、产品经理(尤其是金融产品经理进来),利用这些开发者做的组件来提供最后面向客户的终端服务——一个体验更好,成本更低的综合性服务。

而另外一个我比较看好 DeFi 原因是 DeFi 已经不仅仅是数字货币本位金融了,也不仅仅是只服务于持币者和相关 DeFi 应用这样一个小众化的产品了。

现在有一种 Synthetic assets(合成资产),比如有一个叫 UMA 协议的,他全称叫做 Universal Market Access——通用市场进入协议,可以通过它创建跟任何一种实体世界资产挂钩的资产。举个例子,可以通过 UMA 来创建一个跟中证50指数挂钩,价格随他而动的合成数字资产;可以通过 UMA 创建一个跟电价、跟电力相关的合成资产。这样就可以创建一个在区块链世界里面的数字孪生金融产品,而这个数字孪生金融产品,只要能够跟相应的物理世界里法币资产有关联,就可以在区块链世界里面进行交易,以及被其他的一些资产所合成。而且,随着很多大型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开始接纳数字资产相应的托管和交易,这些法币计价的资产就可以通过 Gate Way ——中心化的金融机构的Gate Way 直接在链上发行它的数字货币对标资产。这样的,两个世界就打通了。DeFi 现在在做的,不管是 Compound 的借贷协议,Uniswap 的交易协议,还是 MakerDAO 基于以太坊作为抵押,以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协议,未来都会成为“法币世界的去中心化数字基础设施”。DeFi 到那个阶段,就可以开始服务于物理世界了,我觉得到2025年应该可以达到这一步,甚至有可能提前。因为 DeFi 的发展是指数型增长的。现在看起来,也就是翻来复去的那几个,但是现在有很多新锐的 DeFi 应用正在萌芽、出现。比如 UMA 协议,XDai,RDai,sDAI 等这些协议其实都在快速的发展,只是比较小,不为人所知。而在2019年3月份的时候,就只有MakerDAO,Compound,dYdX,0x,路印协议等,但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 DeFi 协议会出现,就像是乐高积木的玩具箱一样,会有更多的积木可供搭建。

现在,国内的大玩家也进场了——国内的真正的国有的金融机构进入了 DeFi,比如招银国际就投了国内的一个 DeFi 团队。据我所知,他们还会投资更多的 DeFi 团队。不仅是中国,国外的大银行就更不用说了,都投了非常早期的 DeFi 应用。这就是 DeFi 世界和银行金融世界之间正在互相打通,正在互相合作,最后必然会合二为一。这也是我看好 DeFi 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游戏方面

首先,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游戏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尤其现在基于移动端的平台上面很强的社交属性。这样正好可以和区块链相应的共识,社群结合起来。同时,游戏内的资产交易本来就是传统互联网里面的一个巨大痛点。

在区块链上,可以交易资产、生成资产、销毁资产。这样,就把游戏里面的资产、身份,当做是区块链里面的一种 NFT 的代币——唯一的代币来进行看待,你会发现很有意思。

另外,游戏里面还有一个门类——博彩。博彩和区块链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游戏叠加 Finance ,我们称为Game Finance(游戏金融),其实有很强的博彩属性,可以在区块链上进行尝试。当然,目前来看,区块链+游戏,还是比较早期的一个阶段,除了 Crypto Kitty 这样的游戏,其实更像是收藏品,没有其他什么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游戏。

不过最近,我在玩一个也是 Crypto Kitty 团队出的一个新游戏,叫做 Cheese wizard(芝士巫师)挺有意思,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

Cheese wizard 的玩法很简单,其实就是猜拳,但是在 Cheese wizard 游戏里面,玩家的角色可以和其他玩家来进行互动,可以在游戏中和玩家进行对战,比 Crypto Kitty 有了更强的游戏性。随着开发团队的进一步开发,接下来我相信必然会有更多的团队探索出来有意思的东西。

现在也有几家专门的游戏道具交易平台,比如 OpenSea,SpiderDex,他们都是还比较活跃的游戏资产交易平台,在国外比较火。

总结一下,区块链的发展现在是熊市,但是我们要往回看5年,我们已经走了很多了,已经发展很快了,如果保持现在这个速度,到2025年我们可以取得很大成就,首先就是几条公链有非常大的发展,一条是以太坊;另外,像 Polkadot 这样的跨链基础设施;再就是一条能够搭载丰富游戏生态的公链,可能是 NEAR Protocol 也可能是 Flow 等。但是 DeFi 在以太坊上面的生态应该是很难打破的。

那从合规角度来说的话,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走。但是得有耐心,要做对的事,不要站错队。比如传销,诈骗等这类东西不要碰。

从应用角度来说,游戏和 DeFi 可能在2025年这个区块链1.0时代落地,又能够广泛得到应用的两个场景,其他的场景可能暂时没有什么(能够落地)。

曹寅和网友互动环节

网友秦红飞提问:区块链能真正落到估计是什么时候?在哪个领域?

 

曹寅:我们做区块链,其实就是从区块链实体行业落地开始的,但做的其实挺失败的。我个人觉得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那时候,包括现在,时机还真的没有到。一是技术不成熟;二是实体行业相关的条条框框规章制度也使得跟数字货币的结合很难实现。同时实地行业现在都是中心化的,不管是地产也好,金融也好,能源行业也好,都是中心化的。如何用去中心化的范式来改革他们很难,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家公司能够做成的。所以我觉得要落地到实体行业可能要很长时间,现在在做的,不管是 DeFi 也好,游戏也好,其实全是代币本位。区块链链上生态,又以币名,就是我们这些持币者作为主要用户的。在独立的链上生态里面,比如说 DeFi 用 MakerDAO,我们可以不用考虑怎么去和实体产业结合,但是通过 MakerDAO 现在这样的运行来进行试验,就可以锻炼出一批比较有战斗力的团队,也可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硬路径,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为实体行业来服务。

 

网友Liyan:意思除非国家来推动这个事情才会比较容易咯

网友炫儿:咱们国家对币的态度后面会放宽吗?

 

曹寅:我想网友问的国家应该指的是中国。中国对区块链技术一直是支持的。但是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中国有32个省市,有20几个部委,不同的部委里面有不同的司管不同的事儿,这些人的意见是不统一的。中国这两年经济发展也有些自己的麻烦,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最高决策层、监管部门对于数字货币的看法。所以,原来是简简单单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就变成了一场非常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很多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的大博弈。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区块链从业者角度来说,就该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违法的事情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做,比如传销不要去碰,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是浪费时间。

 

网友Little Snow提问:现在做什么好?

 

曹寅:我觉得这个可以分成几类人:第一类,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从业者。我觉得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多学习、深度思考,尤其是要学习国际区块链社区里面最新的知识和动态,关注一些国际上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区块链研究者、项目团队,比如以太坊里面的一些KOL,以太坊里面的一些研究者是对于区块链思考比较深入的;还有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基金。像Place Holder,pantera 这样的一些机构,多学习他们的分析报告和文章。学习是为了看准机会,在看准之前不要出手。第二类,作为投资者,不管是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来说,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说就是要少动,也要学习,但是少动。如果是散户投资者,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管是做什么,现在我建议你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上面,把数字货币当作是一种兴趣,不要花太多时间、精力,也不要花太多钱在数字货币的投资上面,因为短期之内没有什么特别的大机会。第三类,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其实也算是区块链从业者,因为他们帮助他的LP,管理了大量的资产,所以必须要去为这个资产负责任。这个时候更应该这个多看,多学习交流,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对的决策,就算做不出对的决策,至少也不要做错的决策。现阶段来说,不做错的决策就是不要多做事儿,多学习少动。

 

网友凉屿:好多英文新单词

网友龍哥:曹老板会八国语言吗?

网友:Rong丶:今天都是各种英语专8吗?

 

曹寅:刚刚还有一些朋友在在问为什么都是一些英语名词。其实我想说了一点。中国的区块链社区其实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浅的。这个浅两个意思:第一,人少,池子小。也就是现在中国真正的区块链从业者并不多,项目方也不多,大家看到各种各样的很多中国国内区块项目去做的不是区块链,只不过是发个币而已,类似于像以前中国的链改而已。还有一个浅说实话,我们中国对于区块理解,不如西方的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和从业者,对于区块链,对于数字货币的理解深。而且,本身区块链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所以学好英语,然后去尽可能多的看一些原文,看不了原文,也可以去看一些高质量的翻译,这样的话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我们现在这个行业里面一些新概念也基本上没有中文名字。比如 DeFi ,中国名字还没有起,有人说叫“开放式金融”有人说“去中心化金融”,其实都没有抓住 DeFi 的精髓。

DeFi 之所以叫 DeFi,其实是因为早期有一帮 DeFi 的从业者,他们那时候在做这个事儿,但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自己做这个事叫 DeFi,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就讨论要为自己做的这个事儿,取一个名字。就像我们当初讨论 BlockChain 的中文译名,到底叫什么比较好一样。然后大家提了很多想法,最后有人提议叫“DeFi”,为什么叫“DeFi”,因为 DeFi 是英语里另外一个单词的谐音,那个词叫“d”,“e”,“f”,“y”,defy,是背叛、不同意、侮辱的意思。所以“DeFi”这个词,如果说用任何的中文来翻译都会失去它精髓,因为它的读音,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带有一种非常强的叛逆性。所以如果说翻译成中文的话,就失去了这个感情色彩,失去了它 Defy 的灵魂。

 

网友DD提问:Nia protocol 正确拼写是什么

 

曹寅:有朋友问那个 protocol 是什么东西呀?全称叫做NEAR Protocol协议。这是我们现在除了 Polkapot 以外在大力支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链项目,也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到时候大家可以关注。

 

 

 

  • 好了,那今天就先到此为止。一个小时跟大家做交流,大家如果说感兴趣的话可以加我微信,继续交流。
  • 我的微信号:“Armand_cao” 
Tags: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