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互联网流量项目,如何融合区块链?
转载  

互联网流量项目,如何融合区块链?

摘要:9月17日上午,EBTC·2019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与生态大会暨区块链行业颁奖盛典在深圳隆重举行。

9月17日上午,EBTC·2019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与生态大会暨区块链行业颁奖盛典在深圳隆重举行。上午的圆桌会议由嘉宾RR Crypto董事总经理盛翀、活动行Even Token创始人谢耀辉、链友圈创始人伍王应和D社创始人苟方韬共同探讨“互联网入局区块链,流量之王开始降维打击了”的议题,以下为圆桌实录:

盛翀:很荣幸能够参加EBTC本次大会,今天我们这个圆桌的主题是《互联网入局区块链,流量之王开始降维打击了》。在座的三位嘉宾都是互联网的传统老兵,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互联网人入局区块链之前应该注意的关键性内容是什么?

谢耀辉:大家好,我是活动行Even的创始人,我觉得不应该是降维打击,更多的是融合。原本很多做互联网的人群、创业者、开发者都开始慢慢拥抱并接受区块链,包括它的生态、开发模式、共识的架构和想法,更多的不是降维打击。今天大家说互联网人融合在区块链,或者区块链融合互联网的概念。

苟方韬:我知道很多互联网项目进入区块链创业带着一定的流量优势,在我们登录交易所时,交易所的所长也跟我说过去有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尝试往这个方向走,但我觉得重要的是自有用户和自有生态的科普,如何实现良好的流量转化,而不是噱头。

伍王应:非常荣幸参加耳朵财经主办的大会,他们的年会我每次都会参加,今天的会是“生态和技术”。今天我们讨论流量,传统互联网,有人说是古典互联网,但流量的玩法和技术已很成熟了。区块链这个领域、行业怎么玩流量?之前我们主要是做媒体,但不自己做,我们聚合了300多家媒体,包括人民网等官方媒体以及凤凰网,这些媒体我们都签了书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区块链媒体,比如说巴比特、耳朵财经等头部的媒体。跟区块链相近的例如36氪、爱黑马等媒体我们都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去年我们服务了大概600多个项目方和交易所,今年我们服务的交易所已经超过1000多家。我们签的300多家媒体,我们不直接服务项目方和交易所,都是通过公关公司来做,我们大概有100多家公关公司,他们把项目方、交易所的项目接下来,通过我们把项目方、交易所的信息发布出去,因为我们的价格是全球最低的,是最低的批发价。项目方、交易所为什么要通过媒体发布消息?两个目的:一是品牌。二是获取流量。

我们通过几百个媒体做了链友圈,因为这个流量来的更直接。其实传统互联网创业者到区块链里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优势,或者给区块链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人才。因为区块链是新生事物,95后、00后特别多。传统互联网已经玩了几十年的时间,从90年代开始到2000年以后,它的发展是成熟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差不多10年了,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可以给区块链的技术发展带来支持,给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带来升级。二是流量的玩法。因为互联网的流量玩法非常多,也具有借鉴性。

盛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区块链进入高潮期,应用也在整个体系进行开发中。刚才三位嘉宾都提到了“流量”,无论是古典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流量获取成本已经到非常高的阶段。在目前的国内流量体系下,传统互联网流量是消费流量、使用流量。但是区块链需要的流量是信众和长期跟随的流量,大家对流量转换和流量教育上面有什么看法?

谢耀辉:在后互联网时代流量获取成本非常高,不仅在国内,海外也是一样,Facebook、Google已经大量垄断所谓C端的流量,很多转向做B端的生意。过往可能你做互联网,可能是服务提供方,我提供你价值,你给我钱,连带做社区也可以,但不一定是你的本质。但是在区块链为什么需要很多的节点和社群,因为你必须透过这样的方式扩张你对这个领域的扩散,而这种东西又伴随所谓的激励机制。但是激励机制并不是新东西,透过互联网的激励机制,如果这个项目遵循区块链所做的激励机制相对只是被人信任,当然也包括你对区块链一系列的理解,否则很容易进入陷阱。我个人的感觉,这个东西还是会持续的推动,所谓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我们自己想如何应用区块链所用到的想法、技术,包含它的透明性、不可否认性,去确保一些数字资产的安全、确权、移转。所以在原本中心化时代,该是有一些东西融合区块链的技术,透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社区,它可能是贡献者,它可能也是消费者,这其实是互惠互利,我认为这是它带给我们的突破性的思维。

苟方韬:在传统的互联网行业项目里确实有一些流量很难转化,例如后台型的工具软件,不管你有多么强势都比较难。区块链技术其实能够帮很多互联网行业里面的经典进行还原,它因此也自然获得跟随的流量。早年间我们看到互联网创业者能够一夜暴富,可能是因为经典的设计,例如《传奇》这款游戏特别火,因为全服只有一把屠龙刀,它非常稀有。但在今日的游戏行业里,下载一个热门的传奇类游戏,你只要充值680块钱就可以获得屠龙刀。如果使用区块链的技术,屠龙刀又可成为唯一的,并很容易被追溯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游戏行业,二次元也有一个很有名的IP叫游戏网,青眼白龙也是有限的,这是我们利用区块链的技术还原游戏经典场景,用户对这块非常感兴趣,他们自然就会跟随进入到区块链行业里面来,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方式。

伍王应:怎么把传统互联网的流量转化到区块链里,我觉得它是非常技术性的或者是流量转化的关键性问题。现在很多区块链的创业者怎么做互联,怎么做流量?主要是三个方法:一是区块链的头部媒体进行投放,比如说文化品牌、广告位,因为区块链媒体的用户基本上都是我们需要的用户,这就是精准。在广告里面有一个千人成本,你获取一千个用户成本是多少,你要降低千人成本就要做到精准投放。二是社群。比如说分享二维码、朋友圈,这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相对来说获客成本相对低,但是转化率可能也会低。它的管理成本高,你拉一两个群简单,十个二十个群也不难,但是要做到一两千个社群,相当有难度,我说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资金成本。因为很多社群做到一个星期、一个月的时候就成了广告群,你怎么管?这是巨大的难题和挑战。很多交易所算了之后,发现千人成本远远高于大家的预期。三是线下的活动、地推。这个获客成本低,转化率也很低。你去地推,你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币圈的用户,推一两百个人,可能没有一个成为你的用户。

以上就是我说的有利有弊,待会我会说到怎么样做到精准投放。 

盛翀:三位嘉宾对流量都有深刻的认识,目前各位公司都在做区块链化的改造,你们认为互联网和区块链如何完美契合?你们可以就自己做的区块链工作和改造进行说明。

谢耀辉:我们做的东西比较偏向传统SAAS的服务,我们做活动平台,很多人发布活动和参加活动,他们找寻内容和价值。传统互联网虽然拥有这些用户,但未有效转化为区块链用户,这是我们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我们觉得现在区块链的用户群体跟传统互联网有点不太一样,它进入的门槛高一些,包括知识普及和安全性的教育。某种程度形成障碍,例如我想拥有钱包很容易,但是区块链非常复杂,不同的公链和不同的TOKEN,有不同的钱包,这些东西都很复杂。我们尝试对所谓的小白用户进行使用者行为观察,你会发现其实他对这些操作很不理解,区块链的发展是非常早期的,我们做技术开发,可以完整表现安全性时,但这离用户很远。流量转化,就是尽量让用户保持原本所熟知的习惯。用户想用钱包,我们就做成相对托管性的钱包,如同支付宝、微信,但背后钱包的机制是应用在区块链上。这能降低用户的进入门槛,不怕丢失,也可找回。提供方就以第三方托管的方式,不掌握用户的隐私和密钥,我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入。

另外,我们应用区块链原生性的特性,比如智能合约。过往项目启动可能相信背后的资本背书,有没有安全可靠的技术团队,或有没有口碑品牌,是否有知名的客户。现在做区块链,因为大家相信技术,相信中介,因为有这个公式,你理解之后就选择相信。大家相信技术,所以信任这个服务带给你的可靠性和去中心化的好处。但让一般的用户理解,需要知道为什么有这东西,仅名词方面教育用户就很难。基于用户获得的信息复杂、困难,进入的门槛跟学习成本极高。所以等到区块链完全进入蓬勃发展期就需要一段时间,回到互联网中每一个创业者和每一个服务商提供用户专业价值的东西,我觉得这会很快。这中间我不排除很多人从中获益,并且很多人认为这是他们获利的方式,但五年、十年以后真正留存下来的有几个,能够留下来的公链又有几个?互联网公司的耕耘可能会长期,无论从商业本质还是应用上说,我们根据规则进行分配,它可能会带给这个群体、生态更良性的发展。

当然,我不想赘述我的想法,大家可以看活动行EvenTOKEN,我们根据对产业痛点的理解,比如活动资金上的问题,或资金透明的问题等造成的纠纷,我们希望是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而并不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化。

苟方韬:刚才的问题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是D社项目方,去年就开始做裂化升级。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一些现有的业务,比如说动漫社区、游戏业务、电商业务,我们一样一样把它放到链上去,我发现区块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很好的维护社区,这跟过去我们所知道的社区意义不一样。社区里会有很多社区代表,他们会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决策当中,他们会开玩笑的跟你提“你要上一个交易量和交易深度,你要有自动激励TOKEN与其他主流TOKEN兑换比例时的缩小行为,要确定TOKEN经过一段时间回到你的手中,但你有一些客观理由让它消失。”这是我在过去创业当中没有遇到过的,既然这些是大家所需,大家也看好我们的项目,我们当然也会去做。但当你做到很多事情后,你回过头会发现,我们一直在讨论传统互联网行业的项目进入区块链行业,我们不仅要往前看,同时也要往身后看一看。你往前面走,后面还有竞争对手和同行施加的不同压力。这是我最近的感触,我希望今时今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今后不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也希望各个项目方选择登录交易所的时候要更慎重,当时我是以更低价值放出去,会造成你刺激它的价格非常难,也会让另外一部分人失去信心。我分享踩过的坑,虽然我取得的成就不多,但可以分享给大家,让大家避免。

伍王应:我结合自己的业务聊流量。我首先提一个问题,大家知道BAT里面最牛逼的腾讯和阿里,那大家知道腾讯投资了多少家媒体?阿里投资了多少家媒体?我们看到腾讯投资媒体的报道特别少,阿里的特别多。阿里前前后后投资了几十家媒体,从传统纸媒到后面的科技媒体,大家可能也知道虎嗅背后的投资人是阿里巴巴。再后来是一些平台型的大社交媒体,阿里巴巴也投资。我们很少看到腾讯投资哪家媒体,因为腾讯自带流量,流量分为存量和增量,QQ和微信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它是两个巨大的流量值。而阿里不一样,因为人不可能天天去买东西,但人一定是天天需要社交。阿里天生不带流量,所以它必须要有海量的、持续不断的流量导入,这是它投资媒体的原因之一,因为用户流量是一波一波的。

在区块链这个行业也是一样的,譬如交易所,火币2013、2014年就开始做了,它上面的用户已经非常习惯使用他们这个交易所的交易流程,这就是用户体验、用户惯性,你要把这样的用户转移到新兴的交易所上面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你想开新的交易所一定要慎重,要从增量流量上面做文章,不要想从存量上,那是很难的。销售可能都知道一句话“你拓展新客户还是维护老客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把增量的流量吸引过来,做到精准提升转化率,这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因为我们聚合了几十家区块链头部媒体,接下来我们还要聚合新兴的科技类、创业类的媒体,因为媒体自带流量,但媒体流量有上限。就像一条小河,小河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因为小河的流量就是它的水,通过沟沟壑壑的水汇集起来,一般小河的盈利模式是发电。所以媒体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和线下活动。但是小河的水有一个特色,它有两个极端,要么这个小河干枯了,没有水,没有流量。另外一个就是流量特别大,小河一下子满了,水满了之后可能就把堤冲垮了,所以我们要把流量转换成收入。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大海的堤会冲垮,因为它有自己的生态。

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几十家媒体聚合在一起做成链友圈,这里都是精准用户。我们上线不到4个月,注册用户就20万,日活接近4万。在传统互联网行业里日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指标,日活做到5%是非常难的。我们现在用户的量级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做到1000万的注册用户,目前增速非常快。我们想做的就是区块链的流量体社区,我们把所有的流量聚合在一起,为交易所、项目方提供服务。

一个简单的案例,上个月才10万注册用户,我们给一家交易所做,两天时间给它新增用户1.5万,而它不需一个个进入和维护社区,因为这很麻烦。而且我们的成本低,效果快,很精准,转化率高。

盛翀:我个人也有一些困惑的地方,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我们面临大量的创业项目和传统项目做区块链改造。传统的互联网项目其实是一个中心化的公司运营体系,对公司或对项目方来说,消费者或使用人群的交流互动是应用体验上的互动,产品的好坏可根据使用人群的反馈进行不断优化。区块链改造之后,会面临原来的用户群体成为你的股东,他们不但在产品使用上有他们的意见,在整个团队的运营方向和TOKEN的奖励机制上面也有他们的理解。这种中心化的公司运营机制、去中心化的用户管理和流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有一些相悖。我想问三位嘉宾,是否有各自独自的考量?

谢耀辉:你在创业经营公司时,是做服务的提供方,还是要创造出用户的痒点?可能区块链变化太快,使用者没有耐心听你说这么多,但最多感受是你的价格是否有提升。回到我自己看这个事情,这个是背离的。但是我倾向给用户提供价值优先感受,你可能看得更长远。这就是所谓你的支持者或者你用户圈层的定义,我不可能满足所有人。以往的集中推广和销售,用户有意见也不可能进行统一,比如以太坊社区要做新版本的发布,很多人有意见,他们又会去创出另外的东西。其实人的组织不会随着区块链的技术改变,但它的决议机制会有创新。但我个人可能会琢磨目前短期要满足哪一部分人,不可能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在初期时要有自己的决断力,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你才可能快速推进,毕竟这个生意是你自己创造的,你要为它负最多的责任。我会明确的区分投资人、长期的信仰人,或为了个人的某种利益把它放大成全社区的利益。

伍王应:去中心化或者中心化,我认为都只是表现形式。最终的目的是能否给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带来价值,这才是核心。如果做不到,那不管用什么方法去中心化都会失败。我们说传统互联网,包括PC或移动互联网,它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已经越来越到极致,但在综合价值上它还缺少信任。

打两个比方,前面说了很多流量和媒体,流量是不是真实的流量,是不是精准的流量?不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其他的任何一家普通的媒体,我们怎么知道效果。一般项目方或者广告主说“阅读数是多少?”通过阅读数我们能够初步评估效果,但是阅读数可以作假,这就得不到我们的信任。其他的很多创业项目,比如电商,这商品是否为真,假的就得不到用户的认可和信任。所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能否给用户提高成本、降低效率、获得信任和价值,这是本质。其实区块链初期是希望通过共识机制,通过去中心化的模式让作弊成本提高,这样流量才会真实。

现在的一些供应链,都说效率很高,但我觉得远远不够,通过区块链之后,我相信它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就流量来说,如果是去中心化的玩法肯定是可以的,但是相对效率会低很多。为什么?其实去中心化、中心化背后是决策的机制,中心化是征询10个人的意见,1个人拍板,它的决策效率快。去中心化不是这样的,现在很多的项目方把产品和技术中心化,这个可以理解,否则去中心化的模式几年一个产品模型都出不来,所以加快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是非常重要。去中心化效率一定是低的,至于决策的正确率是否高,则不一定。

以上是我关于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想法,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从流量来说,项目方更多的是中心化的玩法,短期内把注册用户做到十万、几十万的级别,很难通过社区增长。但只要去中心化的玩法,想把流量做到精准,把刷子清理出去,成本肯定是最低的。

苟方韬:现在项目方有海外基金会或海外的架构来推进项目,在国内企业中,可以问自己“我是不是最终收益人或者实际控制人?”当两个都“是”,你会引导所有人向前走,也会保障所有人的利益。这时为了事情顺利推进需要中心化,实际上你有一个观点,哪怕你想创造一种去中心化,最开始的观点也是中心化的,它源自于你本人。后期你本人在整个项目或者在整家公司里面占多少利益分配,那是另外一回事,你占的多就得的多,这是利益方面的问题。在TOKEN方面,去中心化最开始是提升作恶的门槛,但是目前看来也比较有限。

举个例子,比如说超级节点,网上有报道基本上都是华人节点,比特币的算力等等这些问题。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个问题在今时今日没有解决,但是在未来可能人们会以另外一个问题来回答我们今天的这个问题。

盛翀: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就是以太坊,全球以太坊的开发和治理完全是去中心化的,它有非常庞大的社区资源。当然这案例也是仅此一个,我认为这是方向,有待于大家逐渐的摸索和进一步的发掘。

最后一个问题,三位都是互联网老兵,又开始率先加入区块链的大潮中,也会不可避免的踩很多坑,那大家遇到的难点和行业内的陷阱是什么?可以分享出来让大家避开。

苟方韬:我们项目最近微信指数和百度指数比较高,证明我们踩的坑确实很多。最开始我们在转型为链上生态的时候,我们D社网站,每个网站下面的产品数据库都不一样,要把这些数据库整合串起来要花很长时间。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我听到一句话“进来以后要讲币圈的政治规矩”,我以前做一些游戏社区,我经常不按套路出牌,导致进度受阻,但我是虚心听取意见的人,大佬们说了之后,我就会理解怎么做成这个事。互联网行业进入区块链行业的原因各不同,我最初以为我过去做了很多大型社区,用户没有跟随我们的成长而成长,至少是财富层面没有跟随。但当我们成为超级平台之后,这是不公平的。在这个过程中,当你取得一部分成效时,你过去所在行业的对手会来狙击你,如果他登上纳斯达克之后,他会知道在哪个节点对你进行狙击。我相信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来到这里之后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能够拥有更大的能量和声势,大家面临的困难可能就会比我遇到的更大,但希望大家有所准备。

谢耀辉:硬要说踩坑,其实我比较保守,所以至今没有出什么太大的毛病。唯一要说的是心境的改变,节奏变快,人也变累了。因为消息也是去中心化,四面八方过来的消息,需要判读、理解,需要的东西非常庞杂,也非常多。特别是做互联网时,早期的天使投资人,A轮、B轮,融的每一轮声音来源就是这,他会跟你把方向等各个东西讨论得更明白。但你做区块链时的各个声音不同,这会造成你心理上的浮躁,或导致你看事情不会透彻。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你打鸡血,你可能有原本的包袱和经验,但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怎么应用原本的经验和流量进行有效的转化,并不是说这些用户都是你区块链生态圈的第一批用户,但必须要有巧劲让他感觉这个东西比原本的更舒服,如果你只是强拉硬推是不行的。所以以前谈的很多技术算法,现在我很少听大家谈自己有多快,因为目前没有多少应用需要这样的容量,所以我们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在上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输出,这才是长久之道。

伍王应:我算是互联网老兵,在区块链行业我们服务的项目方太多了,比如说一些项目方,我跟他们说“你要尽快找我,不然会死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应对。前几天一家知名的媒体也发TOKEN,创始人基本上每天跟我通话,特别是在危机公关方面要找我,不然你都不知道背后谁在搞你。十年前我就是一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媒体顾问,2017年我还做过一家市值几百亿美金的社交电商顾问。现在我不直接服务项目方、交易所,我是通过100多家公关公司,基本上是批发模式。

今天的坑我会结合流量来讲,流量最大的坑就是刷子- 机器人,背后不是真人,是机器。所以传统的应对刷子流量的办法是所谓的设备、IP。当然也有弊端,家里面同时又两个人或者公司里面同时又几个人,IP一定是相同的。设备的弊端在什么地方?设备迁移的时候,或者换了设备就没有办法用了。现在我们是怎么做的?现在我们不锁IP,但是IP会作为我们的参考指标,我们有一个应验系统,专门监控非真实的流量,刚才我们说的设备和IP是我们的指标之一,我们通过监控用户的行为,从注册到登录,到之后每天使用这个产品,我们通过用户的行为来监控他是不是用刷子。注册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它的头像,我们有一个刷子的头像库,机器人的头像可能都是差不多的。

我们还会监控他的行为,包括二次、三次登录的时间,他有没有阅读浏览的习惯。我们是从多个维度,基本上都能够识别出来。我们通过用户行为锁定是否是刷子,再高级别的刷子我们都能够识别出来,就像照妖镜一样。我觉得刷子是流量最大的坑,如果这个过不去,会让你获客的成本成倍的增加。

有一个项目方,号称是千万用户的项目,日活十万,日活率是1%,这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一般来说投资人不会投资这项目,为什么?千万的用户日活十万一定存在两个问题,其中一个要么你上面的用户99%是假的,我们不管是你自己造假还是刷子。要么你的产品有问题,用户不来。因为在传统互联网当中,这个产品是否值钱,除了真用户、注册用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活跃度,你说你十亿用户,一天到晚用户不活跃,这没有价值,所以日活率是证明一个产品价值非常重要的指标。

以上是我针对流量谈的刷子的坑。

盛翀: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本次论坛到此结束。

Tags: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